故事段落

化妝品有毒?已知與未知化學迷思預警原則

【化妝品有毒?】

  1. 泡泡也有毒?你說對了!洗髮精和沐浴乳之類會搓出泡泡的產品,大都添加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鹽(sodium laureth sulfate)這種界面活性劑(或月桂醇聚醚硫酸銨(ammonium laureth sulfate)、聚乙二醇(PEG)、鯨蠟醇聚醚-20(ceteth 20)或許多其他名字裡有eth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需經過一道很糟糕的化學製程,稱做乙氧基化(ethoxylation)。乙氧基化是一種廉價而快速的作法,便於讓產品公司製造出各種可緩和刺激成分的化學物質,過程中需要加入致癌物「環氧乙烷」(ethylene oxide),而這反應會生成一種糟糕透頂的副產物:1,4-二氧六環(1,4-Dioxane)。根據美國加州第65號法案,1,4-二氧六環是「加州已知的致癌物」,同時也被美國環保署列為「已知動物致癌物」及「可能人類致癌物」。此外,加州環保局認為1,4-二氧六環可能為腎臟毒素、神經毒素及呼吸道毒素,而且是主要地下水污染物。美國和其他國家不同,並沒有限制個人護理用品中甲醛、1,4-二氧六環或其他大部分有害物質的含量。2010年3月,有機消費者協會(Organic Consumers Association)及消費者權益倡導者大衛‧史坦門(David Steinman)化驗了安妮最喜歡用的潘婷Pro-V水亮洗髮乳(Pantene Pro V Ice Shine Shampoo),結果檢測出1,4-二氧六環:http://www.1-4dioxane.com/uploads/Dioaxane-Results-2010.pdf。我們應該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洗頭,而不用把自己泡在神經毒素和致癌物中吧?
  2. 防曬,照理說不該是一件危險的事,但是有些常見的防曬化學物質可能會影響健康,譬如可能致癌,或者干擾雌性激素和甲狀腺荷爾蒙的作用。60%的防曬劑都添加可能干擾荷爾蒙的羥苯甲酮(oxybenzone),這種物質很容易滲透進入皮膚,97%美國人的身體都受到污染。參見:http://www.ewg.org/2010sunscreen/。
  3. 擦一點點口紅應該無傷大雅吧,不是嗎?當然啦,只要你不介意同時也擦了一點鉛的話。2007年,「安全化妝品運動聯盟」(Campaign for Safe Cosmetics)委託一間獨立實驗室檢測33種銷路最佳的紅色口紅,結果發現其中61%都含有鉛,接著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又做了一次檢測,結果卻顯示這20種口紅裡的含鉛量比安全化妝品運動聯盟測到的量還高。含鉛量最高的正是銷路最好的那幾種:萊雅(L’Oreal)、媚比琳(Maybelline)、封面女郎(Cover Girl)和露華濃(Revlon)。2009年,安全化妝品運動聯盟委託獨立實驗室檢測10種兒童的顏面塗料,發現這10種塗料都含有鉛。鉛已被證實為一種神經毒素,可能會引起學習、語言及行為障礙,譬如智商降低、學業表現退步、攻擊行為增加。鉛也會影響生殖能力,包括增加流產的可能性,以及降低精子的品質。幼年即暴露於鉛,甚至可能提高罹患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的風險。孕婦如果暴露於鉛,危害尤其重大,因為鉛可以輕易穿過胎盤進入胎兒的腦,干擾胎兒的正常發育。專家說,對兒童而言,沒有安全的鉛暴露量,此外,「疾病管制及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ontrol and Prevention)建議家長避免讓兒童使用可能受到鉛污染的化妝品。參見:www.safecosmetics.org/lipstick及www.safecosmetics.org/prettyscary。
  4. 我們在充滿毒泡泡的浴缸裡幫小孩洗澡!2009年,數十種兒童清潔用品經某獨立實驗室分析,發現皆含有甲醛和1,4-二氧六環,動物實驗顯示這兩種化學物質會引發癌症,並且被列為可能的人類致癌物(見註釋1)。含有這兩種物質的名牌產品包括:嬌生嬰兒洗髮乳(Johnson’s Baby Shampoo)、芝麻街泡泡浴(Sesame Street Bubble Bath)、好奇天然清涼黃瓜&綠茶配方嬰兒沐浴乳(Huggies Naturally Refreshing Cucumber & Green Tea Baby Wash)。這些公司辯稱每一種產品裡的有毒物質含量都很低——但是嬰兒洗髮乳裡根本就不該有任何致癌物啊。好消息是,很多公司已經知道如何製造不含有毒化學物質的優質產品。欲知更多,請點閱:http://www.safecosmetics.org/toxictub。
  5. 噢,聞起來好香的…生殖毒素。很多添加香精的產品,像是髮膠、除臭劑、香水和古龍水,都含有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iethyl phthalate;DEP),近期人類研究發現,DEP可能導致成年男性的精子受損、嬰幼兒生殖系統發展異常,以及兒童注意力不足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欲知更多,請參閱這份報告的第21頁關於DEP的科學文獻回顧:http://safecosmetics.org/downloads/NotSoSexy_report_May2010.pdf。
  6. 見註釋4。
  7. 雖然大家都知道指甲美容院的員工們長期暴露於有害的化妝用化學品,關於這些勞動人口所受的健康衝擊研究卻少得驚人。但是這好像也沒什麼好訝異的,畢竟化妝品公司沒被要求要監測這些高度暴露的勞動人口所受到的健康影響,而政府也沒去做這類研究。我們所知道的是為何我們必須關注這問題的理由:指甲美容院的員工會接觸許多有問題的化學物質,像是鄰苯二甲酸酯類(phthalates)、甲苯、甲醛、丙酮、丙烯酸甲酯(Methyl Acrylate)等等,這些化學物質的暴露通常發生於通風不佳的空間裡,從事這類工作的又多半是處於生育年齡的婦女,尤其容易受到毒性物質危害。職業健康研究認為這些暴露會降低注意力及訊息處理能力,並且會加劇因職業造成的氣喘。參見「女聲愛地球」(WVE)的報告:「掩蓋真相:指甲美容院毒物暴露的健康危害」(Glossed Over: Health Hazards Associated with Toxic Exposure in Nail Salons), http://www.womenandenvironment.org/newsreports/issuereports/WVE.NailSalon.Report.pdf。
    美髮沙龍的環境也有健康疑慮。越來越多人類研究指出,長期使用染髮劑可能致癌,包括膀胱癌、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及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請見:http://www.cosmeticsdatabase.com/research/coal_tar_hair_dye.php和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9092492?dopt=AbstractPlus和 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dn13533-hair-dye-may-raise-cancer-risk-for-coiffeurs.html。
  8. 這是個很簡單的等式:毒物進,毒物出。這些化妝品中的化學物質最終會污染了我們的社區,不論是在製造過程中(http://scorecard.org/ 或http://scorecard.org/env-releases/us-map.tcl),或洗完被沖到下水道以及丟棄之後。近期研究發現,化妝品的有毒成分最後會進入飲水、河川、湖泊,甚至存在於那些會被撒在生產我們食物之農田裡的廢水污泥。
    三氯沙(Triclosan),一種常見的化學物質,被廣泛使用於殺菌洗手皂、牙膏、洗面乳、除臭劑……等等,是個人護理用品中的大咖,卻也是整個生命週期都會造成危害的化學物質之一。三氯沙會持久存在於環境中,分解後的物質對野生動物有很強毒性,也會污染人體(母乳及新生兒的臍帶血中,都曾被驗出含有三氯沙),而所造成的健康風險其研究卻少的可憐,所知極為有限。三氯沙可能具有肝臟及呼吸道毒性。低濃度的三氯沙可能會干擾甲狀腺功能。污水處理也無法完全去除這種化學物質。它最後會進入湖泊、河川及水源地,對水中生物來說可是劇毒。三氯沙還可能會分解成戴奧辛的其中一種形式,與這類化學物質有關的健康問題就更廣了,包括癌症;新的研究發現,自來水中的三氯沙,會和從標準自來水消毒程序殘餘下來的氯反應,生成多種含氯的副產物,可能引發人類癌症的氯仿(三氯甲烷)也是其一。聯邦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的一個諮詢委員會發現,各種家用抗菌產品並沒有比單純的肥皂和水更好用。美國醫療協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建議不要在家中使用三氯沙,因為它會加強細菌對抗生素的抗藥性。參見:http://www.ewg.org/water/downthedrain,http://www.foodandwaterwatch.org/water/chemical-contaminants/what-is-lurking-in-your-soap/;http://www.ewg.org/reports/triclosan 和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0/05/100526134152.htm。
  9. 我們的寶寶生下來之前就受到污染,這根本就是太離譜了!2006年,西奈山醫學中心(Mt. Sinai Medical Center)和環境工作隊(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發表了一份研究「新生兒體內的污染」(The Pollution in Newborns),研究人員檢測了新生嬰兒的臍帶血,結果在所有嬰兒體內檢測出平均200種已知有毒的工業化學物質,參見:http://www.ewg.org/reports/bodyburden2/execsumm.php。在一份2009年的研究報告中,環境工作隊和瑞秋網絡(Rachel’s Network)第一次在臍帶血樣本中,檢測出佳樂麝香(Galaxolide)和吐納麝香(Tonalide)這兩種人造香精化學物質。http://www.safecosmetics.org/article.php?id=601。

故事段落

化妝品有毒?已知與未知化學迷思預警原則

【已知與未知】

  1. 這個數據來自環境工作隊2004年六月針對2,300位民眾所做的調查。女性每天平均使用12種個人護理商品,共含有約180種化學物質;男性每天平均使用6種個人護理商品,含有約85種化學物質。參見:http://www1.businessweekly.com.tw/web/webarticle_40511_p1.php。
  2. 這些東西幾乎沒經過什麼測試。2010年一月,化妝品成分審議委員會(Cosmetics Ingredients Review;CIR,由化妝品業界設立,負責評估化妝品成分的安全性)評估了1,594種化妝品成分的安全性,但是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估計用在化妝品中的物質,可是多達12,500種。以上數據來自環境工作隊針對CIR發表的化學物質審查清單所做的評估。這些公司都說他們已經做過很多測試,但是這些研究通常只看短期的健康影響,譬如會不會讓人皮膚紅腫或起疹子,卻沒有考量日積月累接觸這些化學物質的長期影響。
  3. 致癌物+化妝品=笨主意。個人護理用品中含有已知或可能致癌物的例子包括:露得清抗頭皮屑洗髮乳(Neutrogena dandruff shampoo)中含有焦油、媚比琳驚豔亮眼防水睫毛膏(Maybelline Lash Discovery Waterproof Mascara)和封面女郎精確防水睫毛膏(Cover Girl Volume Exact Waterproof Mascara)中含有石油餾出物、寶拉珍選(Paula’s Choice)和藥師配方(Physician Complex)的美白霜中含有對苯二酚(hydroquinone)、萊士水亮護髮霜(Luster’s Pretty-n-Silky No-Lye Conditioning Cream Relaxer)中含有酚酞(phenolphthalein)、嬌生嬰兒洗髮乳、泡泡浴先生(Mr. Bubble Bath)和芝麻街洗髮乳及其他多種商品中含有甲醛和二氧六環(見註釋4)。
  4. 生殖毒素的例子有:指甲油中的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和甲苯(toluene)、男性染髮劑中的醋酸鉛(lead acetate)、指甲油和香水中的二醇醚類(glycol ethers);神經毒素的例子包括:肌膚美白霜和睫毛膏裡的汞、顏面塗料和口紅裡的鉛、牙膏裡的氟化物(吞下時有影響)、止汗劑中的鋁,還有染劑如D&C紅色六號鋇麗基以及FD&C藍色一號鋁麗基。
  5. 說到大型的實驗,有些產品,像是防曬乳、抗老化霜,甚至是化妝粉,都含有經過奈米化的成分,也就是含有極微小的、屬於量子物理範疇的粒子;但是這樣的訊息並不需要被標示在產品上,而科學家們也還不知道這種物質對環境與我們的健康有什麼影響。一奈米(nm)大約只有一根頭髮寬度的十萬分之一。一些防曬油使用的二氧化鈦和氧化鋅的奈米粒子可以小至20nm至30nm,甚至更小。這些小得不可思議的物質一旦進入人體或被沖到下水道,又會發生什麼事?初步研究顯示我們確實需要注意這件事,有些奈米大小的成分,已被證實具有強大的毒性,是其他化學物質中所未見的。更多資訊請見:http://www.foe.org/healthy-people/nanosunscreens 和http://www.safecosmetics.org/article.php?id=307。
  6. 2009年夏天,安妮檢測了她的「身體負荷」(body burden),也就是體內的毒物含量,執行檢測的是「共和國」(Commonweal)組織的「生物監測資源中心」(Biomonitoring Resource Center)和「科學與環境健康組織」(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Network)的泰德‧夏德勒(Ted Schettler)博士。結果發現,安妮的身體裡有各種化學物質,包括雙酚A、鉛、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三氯沙、汞和十溴聯苯醚(Deca-BDE;一種阻燃劑)。《東西的故事》一書中會談到更多安妮的身體負荷檢測。欲知更多有關身體負荷檢測或生物監測的資訊,請見:www.commonweal.org/programs/brc/index.html。
  7. 就連青少年的體內都含有有害的化妝用化學物質,這真的特別可怕,因為這些年輕人正處在重要的發育階段。環境工作隊從20個14歲到19歲青少女的血液和尿液樣本中,檢測出16種化學物質,它們分別來自四大化學物質的家族:鄰苯二甲酸酯類、三氯沙、對羥基苯甲酸酯(parabens)、麝香(musks)。研究認為,這些化學物質可能會造成的健康問題包括癌症和干擾荷爾蒙。這次檢測研究的重要性在於,第一次有人提出青少年暴露於對羥基苯甲酸酯類的數據,並指出年輕女性普遍暴露於這種添加於化妝品的防腐劑,所有受檢測的女孩都被檢出兩種對羥基苯甲酸酯:對羥基苯甲酸甲酯(methylparaben)和對羥基苯甲酸丙酯(propylparaben)。青少女每天平均使用17種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用品,而成年女性平均才使用12種。青春期經歷的生理變化包括:生殖、免疫、血液及腎上腺荷爾蒙系統等多方面的成熟,因時值發育高峰期(growth spurt)而顯現的骨頭快速生長,另外新陳代謝的轉變,還有大腦的結構及功能也有關鍵變化。青少年體內一系列性荷爾蒙的變化——其在人體內的含量微小到1ppb(十億分之一),甚至1ppt(兆分之一)——主導了由青春期「轉大人」的改變。新興研究認為,考量到指揮兒童轉大人的荷爾蒙訊號彼此密切相關、環環相扣,青少年可能對於微量荷爾蒙干擾素(如該研究所實驗的那幾項)的暴露特別敏感。參見:http://www.ewg.org/reports/teens。
  8. 請見註釋9。
  9. 口紅裡為什麼會有鉛?一則是因為製造口紅的原料受到鉛污染,不然就是因為鉛為公司用以加強特定色彩品質的色料一部分。有關更多口紅裡含鉛的資訊,請見註釋3。

故事段落

化妝品有毒?已知與未知化學迷思預警原則

【化學迷思】

  1. 你關切墨西哥灣的漏油污染嗎?想減少你的碳排放量嗎?家裡的浴室就是開始行動的好地方!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用品中的好些成分,都由石油提煉製成,或是石油衍生物的加工品。更多資料請見:http://www.huffingtonpost.com/stacy-malkan/petroleum-in-perfume_b_573288.html 和http://www.huffingtonpost.com/ronnie-cummins/the-oil-spill-in-bathroom_b_614215.html。
    關於「草本」精華,這個牌子的洗髮精在環境工作隊的美容護理用品資料庫(Skin Deep database)中被列為第五級(中等毒性),內含一些由石油提煉、有疑慮的化學物質,可能引起過敏、器官系統中毒、皮膚搔癢或神經中毒。大衛‧史坦門2007年做的產品檢測,發現這種洗髮精含有24ppm(百萬分之一)的二氧六環。加州根據第65號法案,可以對製造這種洗髮精的寶僑公司(P&G)提告,該公司於是同意在2010年七月之前,改變18種草本精華系列洗髮精的成分,以減少二氧六環的含量。請見安全化妝品運動聯盟的新聞稿:「寶僑公司承諾減少草本精華洗髮精中的有毒化學物質」(Procter & Gamble to Reduce Toxic Chemical in Herbal Essences Shampoo), http://safecosmetics.org/article.php?id=620。
  2. 從什麼時候開始,人為合成的神經毒素也算「天然成分」了?從…嗯…從來都不是啊!但是個人護理用品就算不含任何一種有機的成分,包裝上也可以標示「有機」,而且即使這些產品含有多種人造及有害的成分,它們也可以寫上「天然」做為商品描述。如果你真的要找有機的東西,請注意美國農業部「國家有機計畫」(National Organic Program,這是美國最嚴格的有機認證機制)的標章。其他的第三者認證組織也有提供「有機」或「天然」的標章,企業必須符合特定標準才能取得。但即使一件商品上有認證標章,還是要注意它的成分標示,確定該產品不含有害物質。參見:http://www.organicconsumers.org/bodycare/index.cfm 和http://www.fda.gov/Cosmetics/ProductandIngredientSafety/ProductInformation/ucm203078.htm。
  3. 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最近委託一間獨立實驗室檢測50種美白霜,發現其中六種的汞含量超過法定許可標準,http://articles.chicagotribune.com/2010-05-18/health/ct-met-mercury-skin-creams-20100518_1_skin-lightening-creams-mercury-testing。其中五種的汞含量超過6,000ppm──長期使用足以傷腎。汞也是一種強力的神經毒素,低濃度的汞就足以造成腦損傷和學習障礙。美白霜也常含有對苯二酚(hydroquinone),這是種可能的致癌物,歐洲、日本和澳洲都已禁用。對苯二酚也和「褚黃症」(ochronosis)有關,這是一種會導致皮膚變暗變厚的疾病。直髮膏通常含有100種以上化學物質,包括多種令人關切的物質,像是可能致癌的酚酞(phenolphthalein)。以非裔美國女性為行銷對象的潤髮乳中有時含有胎盤素,可能具有荷爾蒙活性。化妝品中如果含有這些萃取物,對子宮裡的胎兒影響很大,因為這會使胎兒接收到一大堆荷爾蒙,最近幾份研究顯示,這可能會造成幼兒的乳房過早發育。資料來源:戴芙拉‧戴維斯(Devra Davis)公共衛生碩士,科學博士,《醫院不肯說的抗癌真相》(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War on Cancer;商周出版;Basic Books. 2007. p 284)。
    亦參見這份報告:〈含有雌激素及環境雌激素的個人護理用品可能提高乳癌風險〉(Personal Care Products that Contain Estrogen or Xenoestrogens May Increase Breast Cancer Risk),多娜帆‧馬利安(Donovan Maryann)等,《醫學假說》(Medical Hypotheses),2006年9月15日,第68卷第4期,第756-766頁(2007)。http://www.medical-hypotheses.com/article/S0306-9877%2806%2900702-X/abstract 。
  4. 常見的例子包括:「雅詩蘭黛四倍色度超微粒子眼影」(Estee Lauder Color Intensity Quad Microfine Powder Eye Shadow)含有二氧化矽以及二氧化鈦(吸入有致癌風險);幾個雅詩蘭黛產品,包括「寶寶與寶寶髮型修飾乳霜」(Bumble & Bumble Grooming Cream)以及「雅達Confixor造型乳膠液」(Aveda Confixor Liquid Gel)含有重氮烷基咪唑脲(diazolidinyl urea),這是一種防腐劑,通常會在產品中釋出甲醛(可能導致人體致癌)。雅詩蘭黛的寶寶與寶寶品牌系列(Bumble and Bumble)在環境工作隊的美容護理用品資料庫(Skin Deep database)的前20大關切品牌中排名第15名,見 http://www.cosmeticsdatabase.com/research/topbrands.php。在這品牌系列當中發現的關切物質是幾個經過「乙氧基化」(ethoxylation)的成分,乙氧基化是一種化學程序,使用環氧乙烷(ethylene oxide)(一種已知的乳癌致癌物)來處理其他化學物質,通常最後產生的化學物質會含有1,4二氧六環(1,4 dioxane)(一種可能的人體致癌物),見註釋1。寶寶與寶寶系列產品當中所含有的乙氧基化成分包括:PEG-7椰酸甘油(PEG-7 glyceryl cocoate)、PEG-40 蓖麻油(PEG-40 castor oil)、鯨蠟硬脂醇聚醚-12(Ceteareth-12)、鯨蠟硬脂醇聚醚20(Ceteareth 20)、聚乙二醇40(PEG 40)、聚乙二醇45M(PEG 45M)、聚乙二醇75(PEG 75)以及PEG100硬脂酸酯(PEG 100 stearate)。雅詩蘭黛產品通常也都含有在人體中作用類似雌激素的對羥基苯甲酸酯類(parabens)。類雌激素必須留意,因為在女士們的一生當中,大量暴露在雌激素當中將提高致乳癌風險。這些列出來的產品當中,大部分都還含有「香精」這個成分,而香精可能是香水工業常用3,100個化學成分當中的任何一個,而通常消費者並不知道這些香精混合了哪些成分。安全化妝品運動聯盟(Campaign for Safe Cosmetics)委託獨立實驗室檢測17種香精產品,結果發現它們平均有四種荷爾蒙干擾物質,其可能導致一系列的健康影響,包括精子受損、甲狀腺干擾以及癌症。見《證據現況》(State of the Evidence): http://www.breastcancerfund.org/clear-science/chemicals-linked-to-breast-cancer/cosmetics/ 以及 http://safecosmetics.org/notsosexy
  5. 什麼是漂粉紅(pinkwashing)?就是用來描述那些將自己定位為領導者、致力於根除乳癌(通常以粉紅色緞帶做為產品標誌),但事實上卻是在從事會提高乳癌致癌率之活動的公司與團體,她們的所做所為。
    不誇張,雅詩蘭黛、露華濃(Revlon)、以及雅芳(Avon),雖然她們被視為仕女健康領域的佼佼者,但是她們都是漂粉紅公司!在她們高調舉辦乳癌慈善活動的同時,這三個公司都繼續使用跟癌症有關的化學品以及其他有害的化學品。這些「粉紅緞帶領導者」生產許多產品,每一個的「美容護理用品毒性指數」(Skin Deep toxicity scale)高達8或更高(10是最糟糕的):包括含有致癌物質以及荷爾蒙干擾物質等會提高癌症風險的產品。
    更多關於粉紅緞帶(這是由一個美容雜誌所提出使用的)以及乳癌宣傳月(Breast Cancer Awareness Month)(這是由一家藥品/化學品公司所開始的)的可憎歷史,請見由史戴西‧馬爾康(Stacy Malkan)所著的《不只是一張漂亮的臉:美容業的醜陋面》(Not Just a Pretty Face:The Ugly Side of the Beauty Industry)這本書的第6章,見 www.notjustaprettyface.org。
  6. 在1950年代,在政府補助金的幫助下,公司找出如何將石油副產品加工成為人造化學物質以及樹脂,以製造出各種令人驚喜的產品,從塑膠到化妝品。數十億噸從來不曾在自然界存在過的人造物質被釋放到環境當中,而人們對於它們對人體、野生動物以及生態系統的影響,所知非常有限。現在,地球上的每一個嬰兒在誕生之前都已經受到人造毒素的汙染。成堆的科學證據顯示,暴露在這些化學品導致許多人體的疾病與苦痛,例如乳癌、睾丸癌、兒童期癌症、學習障礙、自閉症、氣喘、不孕症、先天性缺陷、注意力不足症,還有最近幾十年來出現的許多其他疾病。聽起來現代的生活並沒有比較好,是不是?
    總統癌症小組(President’s Cancer Panel)最近特別提出,「環境所引發之癌症所造成的真正負擔,在過去是被嚴重低估的。美國市場上有大約80,000種化學物質,其中相當多被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但卻沒有被研究、或者沒有被充分研究,並且大多沒有受到管制,因此暴露於潛在環境致癌物的情形相當普遍。」若想要了解更多,請查看:
    http://www.nytimes.com/2010/05/06/opinion/06kristof.html?_r=1 http://deainfo.nci.nih.gov/advisory/pcp/pcp08-09rpt/PCP_Report_08-09_508.pdf
    但是有更好的方法!綠色化學(Green chemistry)是一種設法如何設計產品與流程以將有害物質降到最低或排除的科學,而在21世紀,所有的化學都應該是綠色化學,參見:http://www.beyondbenign.org/。
  7. 這些公司辯稱每個產品只含有少量的毒性化學物質:只有少量致癌物在寶寶洗髮乳,而在泡泡沐浴乳、身體清潔乳、尿布乳霜、玩具、食物、飲水、空氣……的致癌物,也只有再多一點點,哇!如果這聽起來有點瘋狂的話,那是因為這真的是很瘋狂!他們所說的「低毒性劑量是可以的」這個說法有幾個地方是錯誤的,首先,低劑量是會累積的;一般婦女每天平均會接觸到超過一百種化妝用化學物質,並且許多這些毒性物質在人體中具有相同的作用機制(也就是說,數十種化學物的作用都類似雌激素);再者,低劑量不是沒有關係、是會有關係的:有些物質即使是極小劑量也會造成傷害(想想看含鉛的色卡),而且有些化學物質在低劑量所造成的麻煩會比高劑量時還要高,例如,低劑量的荷爾蒙干擾物質基本上作用就如同開鎖的鑰匙,開啟或者關閉荷爾蒙訊號——沒錯,就和指揮人體重要功能(例如生殖能力)的訊號一樣。第三,化學毒性評估通常每次只研究一種化學物質,而不是研究化學物質混合之後所可能產生的毒性升高——即使已有證據顯示,有些化學品會以指數函數的關係增加彼此對人體健康的衝擊,見:http://safecosmetics.org/article.php?id=295。所以,結論是:這些公司並沒有在研究當多次暴露在化妝品中常見的化學混合物時,會產生那些長期健康衝擊;也就是說,他們並不瞭解這些產品真正的健康風險。
  8. 請見註釋7。

故事段落

化妝品有毒?已知與未知化學迷思預警原則

【預警原則】

  1. 「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對於化妝品的法規要求,與同樣由該局所規範的其他產品並不相同,例如藥品、生物製劑以及醫療設備。化妝產品及其成份並不需要經過FDA的上市前核准審查,除了顏色添加劑……化妝品公司自行負責在上市前證明他們產品與成分的安全性。」引自網頁:「FDA對於化妝品的管制」(FDA Authority Over Cosmetic),http://www.fda.gov/Cosmetics/GuidanceComplianceRegulatoryInformation/ucm074162.htm ,最近更新日期:2009年12月22日。
  2. 參見網頁:「由FDA法規所禁止與限制的成分」(Ingredients Prohibited & Restricted by FDA Regulations),http://www.fda.gov/Cosmetics/ProductandIngredientSafety/SelectedCosmeticIngredients/ucm127406.htm,最新更新日期:2009年5月21日。
  3. 「包裝與標示法」(The Fair Packaging and Labeling Act)要求化妝品製造商在標籤上列出成份——但是有些大漏洞;這些公司並沒有被要求揭示「香精」(fragrance)的組成化學成分,因為這被視為商業機密。香精可能包含十餘種以上未標示在包裝標籤上的化學物質。這個法同時也豁免雜質或汙染物不需要標示在標籤上,不幸的是,這些產品常常含有危險有害的雜質,例如1,4二氧六環以及甲醛。請參見注釋4。另參見:http://www.fda.gov/cosmetics/cosmeticlabelinglabelclaims/cosmeticlabelingmanual/ucm126444.htm以及http://safecosmetics.org/notsosexy。
  4. 請鬼開藥單的最好例證!「化妝品成分審議委員會」(Cosmetics Ingredient Review;CIR)是由化妝品產業公會所成立,由化妝品業所贊助,且就和「個人護理用品協會」(Personal Care Products Council)位在同一地點;這樣一個機構負責評估在美國販售之化妝品的成分安全性。在她30年的歷史當中,CIR只檢視了20%不到的化妝品成分,並且結論是除了少數之外、絕大多數都是安全的。由於這個計畫是自願性的,因此化妝品公司並沒有被要求一定要遵循CIR的建議。嗯…有沒有人覺得這樣的設計聽起來有問題?
  5. 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在這個未受管制的市場中,消費者沒有權利知道使用在我們身上的產品所含的所有成分,並且,即使是「天然」的個人護理用品也可能充滿著有毒化學物質。這也就是為什麼立法要求這些公司透明化以及負起責任是很重要的!現在您所能做、以保護您及家人不要受害於有毒個人護理用品的最重要事情,就是動員讓安全化妝品的立法案於2010年通過。
    同時,有一些現成的方法可以降低您家庭暴露於毒性化學物質:
    ●簡單化:減少所使用的產品以及使用頻率,並且選擇成分表中成分盡量少、有害合成化學物質也比較少的產品(您真的有需要在全家噴灑「空氣清新劑」、或者坐在充滿有毒肥皂泡的浴缸當中嗎?)需要更多小提示嗎?請造訪下列網站:www.safecosmetics.org/take action。
    ●不要再使用香精:最好避免使用「香精」這個神祕的混合物,它是由十餘種以上神秘化學物質所製造而成的。現今,每件東西都有香精,從化妝品到蠟燭,甚至衣服。仔細檢查標籤;即使「不含香精」產品也可能含有香精化學物質以遮蓋其他化學物質的異味。
    ●閱讀標籤:還好網路上有許多資源可以幫助消費者搞懂這些令人混淆的產品標籤,其中最好的之一是環境工作隊的美容護理用品資料庫(Skin Deep database),網址位於:www. cosmeticsdatabase.org,她把產品的毒性依序排成1到10個等級。
    另一個小方法:尋找安全且永續的產品:除了考慮毒性來篩檢產品以外,在盡可能的情況下,尋找以永續以及支持公平貿易的方式所生產的產品。例如,尋找使用有機成分的產品,特別是美國農業部有機產品(例如,這些成分是可再生的、非來自石油、以及生產過程不使用農藥與慣行農法;要知道更多,請上:http://organicconsumers.org/bodycare/index.cfm)。您也可以尋找其成分有經過公平貿易認證的產品(例如,生產護理用品成分的人們可以為她們的產品取得公平的價格,參見:http://www.greenamericatoday.org/programs/fairtrade)。另外,來自天然並不保證就是永續的;例如,在印尼,猩猩的最後棲息地就是因為要供應化妝品以及食物的需求而種植棕櫚樹,因此而被破壞——這並不是一件好事!要知道更多,請上:http://ran.org/content/problem-palm-oil。
  6. 在超過70年以來,美國國會第一次考慮立法讓美容業不得使用有害化學物質,這是一個令人興奮、往正確方向的大進步!現行法規——1938年「食品、藥物和化妝品法案」(Food, Drug and Cosmetics Act)——允許化妝品業自行決定什麼是安全的,政府的監督非常少。
    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不能要求公司確保化妝品成分有做安全性評估、不能要求公司將化妝品所有化學成分揭露給消費者、甚至不能要求產品召回!現在是將法規帶到21世紀的時候了!
    預計2010年7月提出的立法案將會要求製造廠商要將個人護理用品的成份完全透明化,並且會設立一個公平的機制來評估化妝品成分的安全性,並將最有害的物質逐步淘汰。
    並不是所有人都為此感到高興,大的化妝品公司已經投入數百萬美元想要在法案被提出之前打消原案。要推動這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法案通過,需要大力動員所有女士們、父母、勞工以及受這問題影響的每一個人(事實上,就是我們全部的人!),而無論其政治立場為何。採取行動,請上: www.safecosmetics.org/takeaction。
  7. 在2003年,歐盟下令禁止大約1,400種已知會導致或者高度可能導致癌症、基因突變、或者先天缺陷的化學品用於化妝品,參見: http://www.safecosmetics.org/downloads/EU-Cosmetics-Directive_2003.pdf ;而美國只有禁止八種(見註釋28)。在美國銷售的產品中,超過500種含有被日本、加拿大或者歐盟所禁止的化妝品成分,參見:http://www.ewg.org/node/2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