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輻射受害者的陰影
陽明醫學院副教授 張武修
以前在台灣,核能發展與核能管制,長久屬於絕對公義與絕對「專業」的政府工具,在長達三十年的「專賣局」經營下,核能與輻射於民眾教育中成為高不可攀的社會黑洞,無聲無息無影地藏在人民生活知識之後,………
直到輻射鋼筋案件暴發;
一九九二年夏天,有機會在環保聯盟的一次小型座談會上認識了住在台北市龍江路包括王玉麟、鄭鐘亮先生等民生別墅居民,從那個時候開始,整個曾經無聲無息地傷害台灣百姓的輻射元凶就一個個地被挖掘出來,而這樣的成就,不是靠擁有絕對財源與人力的政府機關,郤有賴民生別墅及其他輻射住屋受災戶的勇氣、恆心與努力,點點滴滴地堆築而成;當然這其中,付出最多心血,身先士卒的首推王玉麟先生。
輻射鋼筋之所以會混入台灣建材市場,進駐大小民間住宅,而且能躲過「官方」的偵側,對居住其中的百姓造成身心無可彌補的傷害,顯然已成為橫亙十餘年、牽涉數千人的台灣軼事;在社會認知了這件人民不幸、官方失職的事件中,顯然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包括成為對輻射不再無知,不再視之如身外之物的現代人;我們需要努力地學習輻射的物理特性、生物效應、健康影響,以及其相關的行政管理;輻射屋如何被挖掘出來,如何應付輻射過度暴露,更重要的還在如何確得我們以後遠離輻射的無知與恐懼,重建無輻害的家園。
王玉麟先生以及許多輻射鋼筋受害者在過去兩年餘辛苦地奔走著為社會請命,有許多見證與科學知識累積下來,該分享與社會大眾;這本書的問世,將開創台灣社會對輻射認知的第一章,將帶引許多台灣人走入輻射安全的新紀元,它的貢獻也將創亞洲甚至全世界的紀綠,對全人類的份量也必無庸置疑;他及其他輻害受災者走地很辛苦,很寂寞,但是卻開創了新天地,也必造福更多其他的國人,我慶幸他走出了受害者的陰影,反過來照顧更多的受害者。這本書是充滿了失望後的勇氣,見證與無私
一九九四、六、十九
< 回白皮書第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