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核廢料運送北韓』的反思

張育正

若大家不健忘的話,應該還會記得去年初,因台電宣佈要將核廢料運送到北韓做最終處置時所引起的軒然大波。當時台電信誓旦旦的說,在一九九七年六月就會將核廢料運送過去,但到了十二月了依然沒有什麼動作。日前台電終於表示因為北韓缺乏金錢將廢礦坑改建成核廢料最終處置場,而原委會又不同意由台灣先出錢給北韓,來改建廢礦坑,因此此案暫時不會執行。另外,原本應於去年底就應選定的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在台灣地區),雖然台電以三十億元的回饋基金來誘惑各鄉鎮,也因沒有任何鄉鎮同意,而將選定的日期延後到今年二月才會宣佈。

這樣的狀況很明顯的告訴我們,『製造核廢料容易,處理核廢料困難』!連一平方公里的土地都那麼難找。那麼,若處理不了這個高科技垃圾,是否應該考慮停止生產它呢?很可惜的是,我們的政府並不這麼想,還是堅持要蓋核四廠,核一、核二、核三也沒有停止運轉的計畫,寧可享受一時的方便,而將問題丟給未來去處理,這真是短視近利。

反過頭來,檢視整個核能工業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到『科技萬能』的神話是如何被人所盲目的信仰與崇拜,而這又帶來多大的危險性。以核廢料的處置而言,台灣最初依據美國的專家建議要以海拋的方式來處理,但是後來又是專家發現海拋的危險性非常大,而禁止世界各國採用這種作法,台灣只好在倉促之下選擇了蘭嶼來做為核廢料暫時的儲存所(以極卑鄙、可惡的方式來欺負雅美族人)。

而震驚世人的蘇聯車諾堡事件,發生的原因竟然是科學家在做實驗!他們為了測試核能發電廠的安全性,而將反應爐的冷卻水關掉,這樣做核子連鎖反應會加快,反應爐的溫度會上昇,在專家的估算下,溫度上昇到一定程度,在他們的設計下,反應速度會自動降低,溫度會下降,這樣就不會發生危險。但專家們都錯了!反應爐根本不照專家的推算,連鎖反應一啟動後,專家們想停都停不了,而在眾多專家面前反應爐爆炸了,造成了最大的輻射外洩事件,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我不知道,進行這個實驗的科學家心裡要怎麼想?

提出這兩個例子,只是要說明科學家不是萬能的,科學家常常在犯錯,若只是實驗室內的實驗失敗也就算了,重頭再來就是,但像核能發電這種高危險的工業,只要出一點差錯,就非常危險,誰也不敢保證不會出事(前行政院長郝柏村曾說,核電廠百分之兩百安全,而這只是顯示他的無知)。衡量利弊得失,放棄核能發電,尋找替代性能源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 回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