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花的眠眠沉睡 從一齣行動劇的落幕談起

Link

自從1997年的504518之後,各種遊行,幾乎不能免俗的要以幾個裝置藝術或行動劇來呈現其訴求。今年的1026反核大遊行,也由台北分會「承包」了一場戲。

我們當然更樂意見到以不同的、各式各樣的形式來呈現一個運動的訴求,我們相信那不但比宣傳車的擴音器更貼近生活的語言,而且也提供民間社會豐富的活力及創造力的表現舞台。但問題是:我們要一個什麼樣的遊行?或是也可以說:我們要塑造什麼樣的社會氛圍?

這些問題的答案,顯然是應從社會的土壤裡去分析。每年的反核大遊行,事實上,擔負了統合各界的反核勢力及資源的責任,這不但是運動的目的,也是每個支持反核運動民眾的期待。可是如果以此標準來看這次的遊行,我們顯然並沒有獲得社會更多對話和回應,我們應該有不均質卻還算肥沃的土壤,可是這幾年開出來的美麗花朵,卻還遲遲結不了豐碩的果子,甚者,我們會更焦慮,深怕花期一去不復返。

反核的花朵沉沉睡去了嗎?再看這次的遊行的訴求及呈現,我們高呼反核不反電、替代能源方案、核廢料處置問題等訴求,我們戴著向日葵帽、手上拿著紙風車、我們還演了一齣大家來圍觀的戲,但是我們到底呈現出什麼來?我們有正面而直接的反擊眾多質疑嗎?我們是否以強而有力的呼喊,來喚醒沉睡中的花朵?

因此,當我們欣喜見到反核運動以多種形式呈現時,我們更應回到運動自身來檢討起,只有當我們捉緊整個運動的脈動和走向時,我們才知道要以什麼形式來表達最適當。我們也希望看見反核的花朵,朵朵開在臺灣的每個地方,正迎風搖曳!

< 回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