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聯盟台北分會 新聞稿

眾人騎、無人疼的山坡地 到底誰負責?

1998/10/22

此次瑞伯颱風橫掃台灣,北台灣嚴重受創,五股應急垃圾場癱塌造成多人傷亡,汐止、新莊淹水,林口、泰山、三峽、瑞芳山坡地柔腸寸斷,再次凸顯台北盆地嚴重的山坡地問題。環保聯盟台北分會於今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要求台北縣政府不要推諉責任問題、也不要以環境影響評估法立法前後與否做藉口,立即強力取締所有非法或合法的山坡地不當開發。

環保聯盟台北分會會長、政大地政系教授 李永展 首先提到:瑞伯颱風在短短的時間內即造成台灣各地災情頻傳,令人怵目驚心。山坡地大量被開發為高爾夫球場、住宅用地、遊樂場等造成水土流失、災禍頻傳是眾所皆知的事實。然而環境殺手並不僅於此,為了處置工程廢棄土,棄土場儼然成為另一個禍源。特別是都市邊緣的環境敏感地區就成了棄土的樂園,原本可以蓄含水份的山坡地被填平,導致可以涵養水分的面積大為減少,而棄土堆置之後,地下水又被破壞,涵養能力更是大為降低,無怪乎遇雨成災。這種行為完全暴露出「直線型新陳代謝」的發展概念,相對反映出極度缺乏「生命週期」的分析,官方的政策如此,民間的經濟活動亦復如此。如果這種發展模式不做一徹底的改變,悲劇將不斷上演。

台北科技大學土木系教授 林鎮洋 則提到:汐止此次僅是十年暴雨量,就造成如此慘重淹水,可見汐止的山坡地過渡開發已完全改變了水文、地文、甚至人文,他悲觀的預言類似的大淹水可能會越來越頻繁。他要求應 先停發新建照,立即重新做完整的水土文調查。

來自汐止長青山莊社區住戶代表 張典婉 女士,她呼應了林教授的提法,提出政府對原山坡地建築漫無標準地改建無法有效制止,是造成山坡地問題進一步惡化的幫兇,山坡地的水文不斷被截斷改變、總量承載錯亂失控下,所以山洪、崩塌的情況遇雨則發。張女士 呼籲山坡地需全面體檢,任何開發需從嚴,且必須讓附近居民有參與審核權。

台北縣「合法」平溪棄土場 附近居民 葉先生 現身說法,說明位於基隆河上游,核准220公頃超大規模的棄土區域,趕在環評法通過前過關,雖名義上合法,但現在施工中挖山填溪,影響水土甚距、問題重重。他當場出示多張令人心驚的照片,並憂心強調這次颱風平溪的雨量並不大,所以工地崩塌的情況還算輕微,但將來繼續填河進土,一旦發生土石流,將嚴重危害平溪、石底、嶺腳三村。而廢土場黑金的陰影也使葉先生因安全顧慮而以遮臉的方式參加記者會。

關於政府層級間的權責,李永展 教授指出像廢土場的設置,絕不能下放到鄉鎮市公所核准,反而要嚴格由縣府做環評把關,並以營建工程需土與棄土透過循環利用的「生命週期」方式獲得合理的解決的,否則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解決一個環保問題卻又製造更麻煩的環保問題的作法,無異是殺雞取卵。現在台北縣府計畫放寬廢棄土場設置辦法,將審核權下放各鄉鎮市公所所核准的「棄土場」將來可能步上「五股應急垃圾場」崩塌悲劇的後塵。但另一方面他強調精省後,原省級的錢財人才需儘速撥補下放到各縣府,以解決地方環境監測、巡防人力資源之不足。

對於山坡地問題,環保聯盟台北分會會長 李永展 教授歸納並做以下呼籲:

dot4.gif (381 bytes)政策面:原省級的環保錢財、人才需儘速下放到各縣府;而縣府切實負起「土地管理」的責任,由縣府層級來做嚴格把關,且需環保一條鞭,尤其是廢土場的審核絕不能下放到鄉鎮市否則將難以管制追蹤而失控。

dot4.gif (381 bytes)規畫面:要求立即做國土總體檢,且調查完成前,全面禁止新的開發許可。

dot4.gif (381 bytes)開發管理面:要求縣政府及中央政府,切實嚴格執行環評法28條,不分是環評法立法前或後通過的開發案,需全面建立環評後續追蹤、重做環評、撤銷許可等管制。

回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