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土地資源永續利用--李永展
壹、前言
貳、全球觀點與地方回應
參、永續發展的呼籲
肆、土地資源永續利用的實現
伍、政府組織再造
陸、相關政策建議
23 台灣能源--台灣能源運用回顧與當前挑戰--伏嘉捷、李欣哲
壹、世界能源簡史
貳、台灣能源簡史
參、台灣當前能源挑戰
60 台灣產業永續發展的願景--王塗發
壹、前言
貳、產業結構之變化趨勢
參、產業發展與環境污染
肆、未來產業發展的方向與政策
伍、結語
91 新世紀環境規畫願景--物理性方面(空氣、河川、水質)的回顧與前瞻--劉志堅
壹、空氣
貳、水資源/河川/水質
113 管理v.s.處理--廢棄物問題何去何從--鄭益明
壹、前言
貳、前端思考模式與後端思考模式
參、台灣--線性社會的典範
肆、環境污染與大自然的反撲
伍、另類威脅-環境荷爾蒙
陸、焚化爐大軍進逼
柒、垃圾「經濟學」
捌.廿一世紀新思維
捌、廿一世紀新思維
130 「環境台灣」社會化歷程的探討--王俊秀
壹、前言
貳、環境台灣「人」的社會化
參、環境保護中「空間」的社會化
肆、環境保護中「活動」的社會化
伍、結論
台灣數十年來的經濟蓬勃發展為世人所有目共睹,然而經濟奇蹟背後所賠上的環境與生態代價亦已逐漸浮出檯面。長期處於經境成長的競賽下,使得自然資源急遽耗損,人民的生活環境品質亦每下愈況。
本書為看守台灣研究中心針對與台灣環境生態相關議題所做之年度系列報告《台灣現況》的第一冊。本冊所闡述的主要為2000年以前的台灣狀況(State of Taiwan before 2000)。書中集結學者及民間環保團體之研究,首先解析台灣土地資源的永續利用,以及台灣能源運用之回顧與挑戰,繼而提出台灣產業永續發展及物理性方面環境規劃的願景,對於廢棄物之管理與處理的問題亦有精闢評述;最後則是探討環境台灣之社會化歷程。
環境問題的迫切性已越來越不可輕忽,透過本書中對台灣環境議題的關懷與剖析,相信可使讀者更貼近台灣的脈搏,對台灣的永續發展願景有更深的期許與責任感。
看守台灣研究中心自1998年秋成立以來,除了發行定期的《看守台灣季刊》和不定期出版中文翻譯的《看守世界專論》之外,我們一直期望可以每年出版一本與台灣環境生態議題相關的年度報告,類似看守世界研究中心(World Watch Institute )的《世界現況》(State of The World),因此我們也將這本年度報告命名為《台灣現況》(State of Taiwan)。
這個構思已醞釀了一段時日,但礙於中心的人力與財力而遲遲未積極進行。適逢千禧年,給看守台灣同仁一個不可再拖延的期限,決定6月5日世界環境日出版這系列書刊的第一冊。
2000年的『台灣現況』會與以後出版的有所不同。第一冊的內容不只限定在當年。嚴格的說第二冊以後才是台灣現況,而第一冊應該是2000年以前的台灣狀況 (State of Taiwan before 2000)。
1960年代台灣逢勃的經濟發展,雖然創造了舉世注目的「經濟奇蹟」,但同時也賠上了慘痛的環境和生態的代價,山坡地的濫伐濫墾濫建濫葬,河川溪流的污染,空氣品質的惡化,地方社區的垃圾大戰。長期處於經濟成長競賽下,使自然資源被生產活動急遽消耗。其中土地就是一個實例,地小人稠,炒作土地本身的商品價值更成為快速累積財富,提高經濟成長的捷徑,都市的擴張,不僅造成都市生活品質的惡化,更造成都市邊緣土地填補都市機能的需要而陷入盲目開發的混亂局面。非都市地區,亦成為政府、財團覬覦的對象,台灣西部海岸潛地、低地和海埔新生地等,紛紛規畫為重工業區,對生態體系的平衡造成難以回復的傷害。李永展教授為本書撰寫了一篇「土地資源永續利用」。
人類文明演化的動力--能源是目前台灣社會大家共同關注的重要議題,二十世紀初,曾一度不但可以自給自足且可外銷的能源,隨著人口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升,工商業的發達和運輸業的成長,台灣主要能源--煤,也由出口而改為進口,並引進石油,天然氣及核能。伏嘉捷女士和李欣哲先生兩位為本書提供了一篇「台灣能源運用的回顧與當前的挑戰」。
除了最受注目的電子,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外,台灣其他的龍頭產業還包括化工、鋼鐵、紡織、水泥、造紙等,這五大傳統工業占1998年工業總耗能的78%。在國際分工體系中,台灣與其他開發中國家所能獲得的是技術性較低,且是資本、勞力、能源密集之工業,短期內產業轉型不易。再加上工商業、服務業日趨發達,生活水準提高,交通運輸頻繁,住商與交通部門的能源需求也日漸增加。舊困難尚待解決,新的溫室氣體減量的國際壓力也將隨之而來。
半個世紀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台灣工廠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66家,是日本的2.4倍,美國的65倍;汽車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29輛,是日本的0.8倍,美國的6倍;機車為每平方公里330輛,是日本的7.3倍,美國的330倍;養豬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80頭,是日本的10倍,美國的47倍,人口的密度為每平方公里587人,是日本的1.8倍,美國的21倍,僅次於孟加拉為世界第二。小小彈丸之地,背負卻如此沈重。
用水量不斷增加,半世紀來擴增1倍而達年需量200億立方公尺。地下水超抽,幾乎達台灣水庫總取水量的2倍,所造成地層下陷面積已超過總平地面積的11%。但涵養水源的森林反而在消失中,由戰前的64%林地覆蓋率,降為52%。為了台灣產業的永續發展,王塗發教授為本書提供他的一些願景描述。分析過去產業結構的變化趨勢和對環境的衝擊,並提出未來產業發展的方向和政策。
四分之一世紀來,台北市7∼15歲之學童因空氣污染而造成其呼吸器官罹病率的變化。其中過敏性氣喘,於1974、1985、1991及1994年之罹患率分別為1.3%、5.08%、5.8%及10.78%,短短的20年增加了8倍。過敏性鼻炎,由1985年的7.84%增加到1994的33.53%。一般上班族,暴露於苯的濃度,比美國最惡劣城市的之一的洛杉磯,還要高出3∼8倍。其終生致癌的風險達2.5 x 10-4,高出美國評估市民健康風險基準(1 x 10-6)的250倍。劉志堅教授為本書提供了新世紀環境規畫的願景。檢討分析過去空氣、河川、水質的污染並提出其展望。
當你我了解到,平均一個人一年要用掉234公斤的紙張,0.3立方公尺的木材,869公噸的水,992公斤的水泥,1.7公斤的農藥,55.5公斤的化肥,50公克的抗生素,那麼你就無怪於我們製造出來的垃圾量了。平均一家四口,一年要排出1.67公噸的家庭垃圾,以及為我們生產服務和交通住宅的9公噸事業、建築廢棄物。看守台灣的研究員(兼執行長)鄭益明先生,提出廢棄物管理概念,並以經濟層面、環境與生態層面和社會層面來管理垃圾問題。因為它不是政治問題,也不是科技問題,所以無法用政治的手段和回饋的方式來解決。當我們了解到人類的大量消費和拋棄文化建立後,我們要打破主流的垃圾處理的思維,以另類經濟觀的型塑和消費文化的反省,建立21世紀垃圾管理的新思維。
社會特殊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及思想體系,間接或直接造成或姑息環境破壞人口的增加。這個人口數與總人口數的比例定義為環境破壞人口比,可以人口密度、迷信密度、配合密度、耐力密度、短氣度等做衡量環境污染化的指標。環保被掛在口邊的台灣社會,仍然只有五分之一的人有回收報紙和廢紙的習慣;四分之一的人會選購環保產品;三分之一的民眾很少或從不回收保特瓶。本書壓軸的一篇,「環境台灣」社會化歷程的探討由王俊秀教授撰寫。他以人、空間和活動的區位三角形,來闡釋、評估環境台灣社會化歷程。要讓環境保護社會化獲得一絲生機,有賴公共部門及NGO共同凝聚對這塊大地的認同感與使命感。
在此謝謝七位撰寫人,雖然沒有給予充分的時間和足夠的支援而要求限時交稿,可是你們卻能成功的達到目標。也謝謝看守台灣的工作同仁鄭鳳美小姐和劉楚筠小姐,能夠在短暫時程中完成這麼多繁雜的工作。
張國龍 理事長/台大物理系教授
200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