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季刊 第十二卷第三期
石化王國的黑白人生
新聞局登記 每本新台幣150元, 訂購一年500元
|
【目錄】
|
【編話】
9月6日四大報同時出現半版的石化業廣告,內容分別都只有一幅照片加上一句話,其中蘋果日報半頁空白,只寫著:「如果沒有石化業,哪來的油墨印報紙?」沒
多久大家就發現這竟然是經濟部工業局花了300萬買的廣告,隔天廣告版面不變,文字卻大幅加碼,強調石化業與國民生活息息相關。經濟部工業局長出面表示,
為了避免「少數團體將石化業妖魔化」,經濟部工業局自認有責任登報向民眾澄清石化業的重要性。
面對多個環保團體邀請數萬民眾連署反對興建國光石化,我們的政府選擇用這樣的方式回應,令人看了哭笑不得。首先,經濟部工業局並沒搞清楚人民反對的是盲目
擴張高污染的石化工廠,而不是反對石化業存在台灣,這種天外飛來一筆的「澄清」,其中的邏輯關係恐怕只有杜局長看得懂;再者,這些廣告似乎是在恐嚇大家:
反對石化業(擴張)就沒有牙刷、牙膏、雨傘、輪胎可以用,也沒有報紙可以看,但這在石化產品超過四分之一外銷的台灣,其實並不成立!更別說花這一大筆錢登
廣告宣傳石化業,卻絕口不提石化業對台灣的污染與傷害,不僅浪費公帑,更有違公部門為人民服務的基本精神。
本期季刊的專題由現任公視記者林子涵起頭,以簡單誠懇的文字敘述石化業的由來與台灣石化廠的面貌。接著我們邀請具健康風險評估專業的詹長權教授與吳焜裕教
授,分析石化工廠對周圍居民健康影響,以及說明健康風險評估的作法與應用。最後中興大學的莊秉潔教授與郭珮萱研究員,以空氣品質模式模擬NOx、SOx等傳統空氣污染物及PM2.5懸浮微粒的可能污染情況,深入探究國光石化設廠後可能造成的健康衝擊。
現在這個時間點,我們該問的問題絕對不會是「如果沒有石化業,哪來的…?」,而是「如果沒有石化業,我們可以…?」因此,本期也特別收錄了法國巴黎的城市
漫談、洛杉磯生態村的社區典範,以及非洲奇庫瓦社區的樸門經驗,希望讀者可以由他山之石激發更多想像,譜寫沒有石化的未來生活。除此之外,本期延續上一期
〈金錢:新的開始〉上篇,刊出本文下篇的譯文,文中更詳盡的解釋哪一種金錢制度,能夠為社會帶來真正的富足與祥和,這篇連載文章雖然以上下篇區分,卻也不
妨視為獨立的文章,無礙於讀者理解作者的想法。 看到經濟部工業局的廣告之後,好些網友主動發起KUSO活動,改寫廣告詞,其中不乏針砭時事的「如果沒有石化業,哪來的六輕大火?」以及諷刺意味濃厚的 「如果沒有石化業,哪有油水可以撈?」但是看到經濟部工業局無視於全世界都在發展「後石化時代」科技與產品的事實,不僅自己執迷不悟,還讓全民為財團的廣 告買單,小編輯還是最喜歡這位網友的創意:「沒有石化業,哪來的狗屁倒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