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水土保持

八八風災後應有的對策

記得八八風災當天,筆者曾經特意走了一趟東海岸山脈,遠眺海灣滿坑滿谷的漂流木,親眼目睹其中許多漂流木均呈頭尾齊切狀,令人不得不相信山老鼠仍是當今台灣環境災難的首要元兇。當然,兩年前莫拉克颱風期間帶來超過3,000公厘的超大降雨,更是直接導致昔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398名村民,以悲劇性收場,集體活埋於災民收容所的始作俑者。

小林國小就在一夜之間突然遭到該校上方的瞬間地滑 (land slide),釀成收容所內無一倖免全數罹難的命運。誰知憾事竟然會發生在後山坡度小於15 °的校園內,大大出乎防災人員的意料之外,一般人總以為坡度要大於30°且具充沛土砂來源與含水量才有可能爆發土石流。可別忘了這一處坡度雖然小於15 °的順向坡,只消土壤層超過其飽和含水量,依然有可能引發土壤潛移(soil creep)型的地滑現象!假定當時居民敢漠視政令而自行覓求避難場域,或許還有活命機會。撫今追昔,吾人寧盼當初政府核定的災民收容所不要設在小林國小!

山林水土: 

二萬坪的天災與人禍

黃煥彰(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台南社區大學自然與環境學程召集人)

二萬坪為日據時代伐木區的集散區,早期此處平坦寬廣,實際量測面積確實可達到『兩萬坪』,故以此命名為『二萬坪』。最早期二萬坪車站鐵道總共有六線道,後來因為一九一四年發生大地震,地震坍方導致鐵道剩下三線道。莫拉克颱風過後再度崩塌,二萬坪車站100餘公尺路基滑落山谷,目前林務局考量風險已將部份鐵道拆除,而二萬坪現在實際面積只剩4,000餘坪。

山林水土: 
社會: 

越域引水工程的爭議

八八水災造成桃源鄉勤和村與那瑪夏鄉民族村被土石流毀村、甲仙鄉小林村崩山,同時導致400多人失蹤,一個月過後三地居民仍不時指控災難是因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以炸藥開鑿引水隧道所造成,不斷要求政府應查明真相,給社會一個明確的交代。雖然監察院、檢調單位、行政院已展開調查,但調查方向是否正確是真相可否重現的重要關鍵,筆者認為調查單位應從三個方向分別釐清爭議:一、越域引水工程是否為必要工程;二、越域引水工程施工過程各種缺失;三、八八水災土石流災難與越域引水工程相關性。而其中以第一項最為關鍵,筆者將理由陳述如下:

一、越域引水隧道工程經過五段斷層、三段破碎帶,鄰近的鄉鎮包括小林村、甲仙鄉、三民鄉、桃源鄉及六龜鄉,都是此次莫拉克風災所創傷最嚴重的地區。斷層帶分別為荖濃斷層、高中斷層、旗山斷層、表湖斷層及平溪斷層帶;破碎帶則分別為荖濃溪背斜軸部、荖濃溪向斜軸部、過河段與東引水隧道西洞口段等。為什麼在如此嚴峻的地質條件之下要進行越域引水隧道工程?八八水災後從勤和、民族至草蘭溪各洞口段附近都產生嚴重崩塌,土石堆積高度全超過十米以上。

二、中央於92年通過原住民基本法,其第20、21條規定在原住民地區開發土地、資源利用必須取得原住民同意,水資局強行在桃源施工,顯然是「行政暴力、圖利財團」的行為,侵佔原住民生存權益。

山林水土: 

台灣的災難是否天命?

「八八水災」又在台灣的災難史上添一新頁,災民仍等待著救助與恢復生計,而一波又一波政治戲碼接連不斷地上演,大有喧賓奪主的意味,掩蓋了我們應該面對的現實:台灣的災難是否天命?

當然,我國的地質和地形,以及老天的「眷顧」,都是無可避免的現實;然而,我們該不該嚴肅地面對一次又一次重復上演的「天災」,思考和檢討如何降低「人為過失」的策略和作為,以消除過度「消費災難」的思維?

921大地震過後,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國地質結構更加脆弱,也有不少專家預測更嚴重的土石流,必然會再發生,只是時間的問題;政府也花費了為數可觀的人民血汗錢,從事各項預防的措施和工程。老天真的「眷顧」我國,試著考驗還在歡慶重掌政權的國民黨政府。果然先則輕忽莫拉克颱風帶來的雨量,後又缺乏危機處理的能力下,政府閣員顢頇無能的醜態百出,連連讓國內外媒體嘆為觀止,更甭提全國民眾的感受了。

每次災難過後,總是會有巨額的經費開支,用於安置受災民眾,為其生計籌謀,修復斷橋崩路,而環境和生態的復元更是「消費災難」的重頭戲。年年花費巨額經費在天災和土石流的預防及整治上,可是並沒有改善全國的防災能力;難道我們不該面對這個事實徹底檢討:為何過去視為萬無一失的措施和工程,依然無法保護國人的生命和家園?國人命該如此?或是人為的疏失造成草菅人命?

山林水土: 

山奔泥流、惡水衝大橋之額外思考:八八水災的幾個看法

這次莫拉克颱風所帶來降在南部的雨量,真的是創紀錄(如在小林村,三天下了1760毫米雨量,而台灣年平均雨量約為2550毫米),這對台灣的山區之自然環境及生活環境,帶來絕大的考驗,也考驗山區及下游平地的公共設施(道路、橋樑、水庫、河堤),結果是不堪一擊。

在屏東佳冬、林邊地區,早已有地層下陷,甚至高程低於海平面,若水大一些、水漫河堤,那就只好淹水了。這次水災過後許久,水仍不退,且下水道、排水溝渠都積滿了淤泥,若沒有清疏,水終究排不出去。

這次土水災由上游衝下來很多的漂流木,隨水流衝下,擊壞橋樑,到處滿坑滿谷,流到海後,充塞海港、海岸,如富岡漁港就被漂流木塞滿了。這些木材是從那來的,是否是人為因素?有人懷疑是盜伐的「山老鼠」?或政府施作工程所砍伐、廢棄?

若這樣大的降雨量是降落在台北地區,台北縣、市應付得了嗎。以前曾發生林肯大郡事件,則如安坑的大台北華城、綠世界(舉例言)的山上高聳建築,是否也一棟一棟倒塌?輪也會輪到,說不定下一次就是看到在台北救災了!

這次土水災害的衝擊、受害地區,都是在中南部山區,包括台南、高屏的平地、海岸地區。就山區來看,很大部分是原住民部落生活圈。會不會因此原住民的部落崩毀了、文化滅絕了,山上不能住了、老人們提早死亡了?

山林水土: 

卡片教堂與休耕

為了揭開東台灣神秘的面紗,同時也可遠離政經中心的紛紛擾擾,再三考量之後打定主意放下台北家人,2007年八月初個人隻身投入三仙台的懷抱,到職後接二連三的系列颱風,成了上天賜予的見面禮。

2007年下半年從帕布颱風算起,連續刮了幾次颱風,風勢、雨勢一般而言都不算大,然而每回只要瞬間雨量大於60mm/hr且持續一段期間之後,就會引發成功鎮北端博愛里宜灣部落的微型土石流,從而導致這所全國唯一的「卡片教堂」 (宜灣基督長老教會)近年來一再地發生土石崩落現象。經過個人深入現場探究,終於真相大白。

原來該所教堂後方的陡坡坡頂,乃係遠古時代菲律賓海板塊作用所形成的第二階海岸階地,這處高位台地乃昔日阿美族賴以為生的水田,由於我國農政單位,早於十多年前即已執行水稻休耕政策,只問休耕不問環境,導致年久失修的田埂多所破損,使得原本可以暫時貯水的大片水田,頓失滯洪功能,每逢中等程度的雨量 (250mm/日)便使宜灣部落籠罩在水患的陰霾中。

多年來休耕制度的推動原本有助於降低國內高成本的水稻產量,實有因應我國加入WTO與世界接軌的階段性功能存在,然而大而化之只求稻作減量的休耕手法,不但造成有心務農卻乏土地者,因休耕補助而墊高了耕地的承租價碼,甚且使得水田不再具備涵蓄地表水的功能,此種扼殺農民生計甚至危害耕作環境的農業政策並非全民之福。

山林水土: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