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消費

藤子不二雄的睿智—拒絕廣告糖果

日本卡通「多啦A夢」有一集叫做「廣告糖果」 ─ 廣告糖果是一種百寶袋裡變出來的未來道具,只要唸著商品名稱並讓人吃下,吃下廣告糖果的人就會不由自主地奔相走告商品名稱,凡是聽到的人會不明就裡非要去買那種商品,結果多啦A夢靠著這個道具幫胖虎賣掉妹妹小珠畫的漫畫,點子王藤子不二雄透過多啦A夢的口說,「這樣未免也太浪費錢了吧」!

可別以為廣告糖果只在卡通裡有,現實生活中各種催眠式塑造非理性的消費需求,隨處可見。例如今年3G行動電話上演市場佔有率爭奪戰,大部分的人都會收到各種手機免費的傳單,於是原本已經有各種答鈴、各種和絃、照相功能、MP3功能等炫麗手機,就又變成趕流行的目標。仔細想想,其實現有的手機可能已經是第五支,根據統計一隻手機平均使用時間大約只有一年半,汰換手機的原因,不是因為壞掉,不是因為功能不足,只是因為多一點點不同的造型或是多一點點跟本不常用的功能。

經濟: 

生產者環境責任的時代 — 廿一世紀的新議題

二十世紀是消費文明的時代。在二十世紀初,生產線與大規模生產(Mass Production)模式的應用,大幅提高了工業生產力,福特汽車就是一個成功的典範。新的生產模式不僅提高了產量,更降低了成本與售價,讓包括汽車在內的各式產品,不再是奢侈品,一般民眾也都有能力購買,也因此開創了大眾消費的經濟。所以,二十世紀的一大特徵,就是消費文明的出現 ─ 市場上充斥著消費性產品;為了促銷這些消費性商品,廠商也不停地帶動各式商品的流行;民眾購買使用消費性商品,並溶入商品流行的風潮,更成為大眾生活中一個相當重要的面向。但是,消費性產品的大量生產、銷售與消費,也同時帶來了大量的廢棄物,當這些垃圾超出我們生態環境的負荷能力時,也成為一個嚴重的環境問題。

面對垃圾問題時,傳統社會關注的只是如何將垃圾由生活圈中移除。但從1970年代起,隨著環保意識的抬頭,如何避免清除處理圾垃所造成二次污染,也成為重要的議題。自1980年代起,對於物質資源的使用,新的環保思潮不再只關心其廢棄後的清除處理議題,而開始注重如何回收廢棄物質,以減少垃圾的產生量,達到廢棄物減量與資源循環利用的目標。在這個思潮中,歐洲發展出一個劃時代的政策原則 ─ 「延伸生產者責任制」(Extended Producers’ Responsibility, EPR)。

經濟: 
社會: 

減少消費 減少造孽

我國這幾年在中國的磁吸效應下,經濟表現不如預期;而政府施政只重視少數財團的利益,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加上媒體常常報導有多少人自殺了,增加了社會整體的痛苦指數,認為討生活愈來愈不易,於是執政黨與在野黨都以拼經濟為口號,行政院更決定於五、六月間召開「台灣經濟永續成長會議」。然而,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經濟永續成長只不過是政治人物與財團的春秋大夢罷了!聰明善良的台灣人,難道要隨之起舞嗎?

不可否認的,現在賺錢沒有以前經濟起飛時期來得容易,然而台灣人整體而言仍過著相當不錯的生活。雖然有幾十萬的卡奴,其中有許多卻是不知節制消費所致。而貧富差距的擴大,更不是讓經濟部官員眼睛發亮的上兆產值可以解決的;而是要讓互助分享的傳統美德深入這個汲汲於營求私利與經濟成長率的民間與政策中,同時加強社會福利制度,並改革稅制使符合公平正義。

長久以來,政府、財團或媒體,很習慣地會把四小龍的經濟表現拿來比一比,就好比小時候老師或父母把幾個成績好的學生拿來評比,而讓小孩整天只關心成績單上的數字,卻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成長,也沒有回頭看看,仍有許多成績落後的同學需要關心。若說我們物質生活不富足,不僅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還落得天天造孽而不自知。世界展望會推動的飢餓三十活動中,那令人看了心疼的、眼睛大大的、身體瘦弱的非洲小孩,難道僅是我們發洩同情心、做做善事的對象嗎?

經濟: 
社會: 

開源,倒不如節流!

一個人會不會缺錢,端看其怎麼生活。有些人雖然賺了很多錢,但由於生活奢侈浪費,因此還是一直覺得錢不夠;而有些人雖然收入微薄,卻由於生活儉樸,因此不但覺得錢夠用,還能省下許多工作賺錢的時間,去服務社會或充實自己。同樣地,一個國家會不會缺錢、缺電,也是同樣簡單的道理。

近來部分媒體配合台電,大幅報導我國明年就會缺電。「限電惡夢來臨」的聳動標題,企圖撩撥人民的不安全感,以遂其路人皆知的企圖:持續興建以不可再生能源為電力來源的電廠,比如彰工火力發電廠;另外則是做為追加核四預算的籌碼。對大眾百利而無一害的國家政策如非核家園與溫室氣體減量,對台電而言宛如眼中釘,根本是違反其利益;或者更正確地說,違反可從興建電廠中獲利的廠商利益。因為如果不是已和這些廠商結成利益共同體,否則身為國營企業的台電,何苦和公眾利益過不去?

台電提出的理由認為,尖峰用電將以每年4%成長,因此備轉容量率恐將低於5%,如此就有可能造成部分家庭電力中斷的現象。先不論台電這個理由與預測合理不合理,單以台電自己的推估,自今年至102年為止,沒有一年的備轉容量率預估值是低於5%以下(見自由時報3月8日A3版的整理表格),明年的備轉容量率預估值還有13.1%,也就是還不會缺電,為何要以「明年起缺電」來恐嚇大眾,製造必須趕緊蓋電廠的輿論壓力?

氣候與能源: 
經濟: 

減少紙張所帶來的危害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現代人每天承受著由各種不同管道來的資訊,如網路、電視、報紙、廣告文宣等。儘管我們可以很快得到我們所 需要的資料,但是在這個行銷大行其道的資本主義社會中,相信有許多人對於毫無限制的廣告資訊感到疲乏厭煩。尤其每天打開信箱一看,必須將許許多多連看都不看的廣告文宣當作廢紙處理,更令人心疼每天因為這些無謂的廣告,不知道有多少樹被砍掉,有多少森林因此而消失。然而,紙張所帶來的環境影響可不僅於此。

由於出版業者與廣告業者對紙張潔白的高度要求,致使造紙業者在紙漿製造的過程中投入了許多的化學物質,以將紙漿漂白。在以往,紙漿漂白使用的主要漂白劑是氯氣、次氯酸、二氧化氯等,但在1980年代,美國發現紙漿廠下游水域的沈積污泥內具有相當量的戴奧辛,因此,在環保的要求下,現在大部分的紙漿廠已不再使用氯氣當漂白劑,以減少戴奧辛的形成。然而,為了節省漂白的成本,他們有許多仍繼續使用二氧化氯等含氯物質,且需要多段的漂白,以符合市場對潔白的要求,因此不僅仍有戴奧辛產生的可能,漂白後所產生的有機氯化物,為疑似致癌物,以及生殖、神經、與免疫系統的毒素,因此若隨著廢水排放到河川中,對河海生態將有很大的影響。而且,他們也不免要電解海水來產生這些含氯漂白劑以及其他含氯物質,而為市場生產更多不必要的、有害的含氯製品。

環境與健康: 
經濟: 
社會: 

讓該死的公司自然死

前幾天參加一個研討會,會中一名受邀演講的某成衣公司代表,談及他們如何改善員工的勞動條件,負起企業社會責任。他說,成衣的市場早已供過於求,因此為求生存,只能往勞動成本低的地方遷移,以降低成本,期能以低廉的物價刺激消費,提高競爭力。同時由於市場上競爭者眾,因此為了搶奪訂單,常需以低廉的報價,並配合客戶的急需,逼迫員工加班趕工。為了追求微薄的利潤,而犧牲了勞工的人性尊嚴與生活品質。基於同樣的邏輯,我們可以想見,許許多多的環境成本外部化,也是為了以低廉商品刺激消費,為了追求微薄的利潤。

這樣的運作邏輯,是我們現今許多問題的根源之一,也是我們急需改革的課題。全球化、中印的崛起,都是為同樣的邏輯所驅使。這樣的邏輯,將使得工業化國家失業率提高,勞動條件降低;發展中國家環境惡化、傳統產業式微,並使許多人無法再直接依靠土地或傳統產業維生,而釋出更多廉價勞力,進一步加強企業跨國流動的動力,擴大全球各地的貧富差距。而那些在宛如戰場的市場上稱霸的財團,則擁有了睥睨國家的財力與影響力;只是,在社會中低階層、及環境與生態上,早已哀鴻遍野。

社會: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