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回到正軌:全球鐵路運輸之復甦

B011
NT$120.00
看守世界專論中譯本 B011(World Watch Paper 118)
Back on Track:The Global Rail Revival
Marcia D. Lowe 著
沈添財 譯
定價:新台幣150元
ISBN 957-97677-0-X(平裝)
15×21公分
1999年9月30日 初版

數十年來,世界各國的大量興建公路,但其所帶來交通擁擠、肇事及空氣污染,使得當今各國政府開始推動鐵路運輸,德國從現在到2010年止,投資於鐵路建設之預算,將多於公路建設。最近歐洲12個國家通過一項760億美元的高速鐵路計畫,約長三萬公里,可以連絡各國主要城市。中國大陸於1995年之前,計畫投資200億美元於鐵路之延伸及改善,即使素以依賴汽車為主的美國,亦考慮引進高速鐵路,有些美國城市也正增加或擴充其都市鐵路系統。

本書作者,Marcia D. Lowe告訴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任何地區,規劃師如果夢想有一個清潔、有效率和安全的運輸系統,那非軌道運輸莫屬了。以每一延人公里的城際客運計,使用火車的能源消耗量,大概是搭乘飛機的1/3,約為駕駛小汽車(單人搭乘)的1/6。鐵路運輸可消除交通擁:而交通擁擠對許多國家而言,每年將耗費數十億美元的成本;鐵路運輸可以減少生命的損失:以美國而言,以相同里程,死於公路肇事的機率,較死於鐵路肇事的機率為高,約為18倍。

為使得鐵路復甦的持續,政府需先克服近數十年來對鐵路的低度投資,即使鐵路使用頻繁的西歐各國,在七十年代及八十年代,投資於公路建設的費用約為鐵路建設的3倍,美國政府於1994年(會計年度),使用於公路系統的費用為203億美元,約為鐵路花費的20倍。

持續鐵路復甦的主要政策方針,計有 :

1.提高汽油稅及其他使用者費用,以反映開車者所需付出的真正成本。
2.方便大眾運輸及腳踏車的到達火車站,使其銜接更順暢。
3.引導都市成長的發展,朝向較少依賴汽車的型式。

目錄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譯序
小森林

目錄

出版序、譯序
第一章 簡介 8
第二章 鐵路運輸的優點 14
第三章 運輸工具之轉變 25
第四章 鐵路運輸的新科技 34
第五章 汽車運輸或鐵路運輸:進一步的成本探討 44
第六章 持續軌道運輸之復甦 54
附註 58
圖、表
表1 鐵路運輸之十項優點 15
表2 各國鐵路路網之比較(1990年 -1992年) 29
表3 各國公路客運與鐵路客運之比較(1991 年-1992年) 31
表4 各國高速鐵路之發展情形 40
表5 1992年美國公路之歲出及歲入統計 46
表6 德國1993年各種客運之外部成本估計值 47

回頁首


作者簡介

  • 原著者致謝:非常感謝Ross Capon和Harriet Parcells對本書初稿之深入指教;同時也謝謝Lori Baldwin在研究過程之協助,另Christopher Flavin對計畫監督的幫忙亦一併致謝。
  • 作者簡介: Marcia Lowe小姐係看守世界研究所(World Watch Institute)的資深研究員,專門分析都市運輸及土地使用之課題。她是看守世界研究所年度出版刊物〝State of the World〞五位作者之一。

    她同時也是看守世界專題第98冊(World Watch paper #98)及第105冊(World Watch paper #105)等兩書的作者。第98冊之書名為Alternative to the Automobile : Transport for Livable Cities;第105冊之書為Shaping Cities:The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Dimensions. Lowe小姐擁有科技及能源管理方面之碩士學位,係得自賓州大學的城市及區域規劃系(Dept. of City and Regional Planning, University of Pennsyvania)。

回頁首


譯者簡介

沈添財,中興大學土木系畢業,台灣大學土木系交通(甲)組碩士,美國馬里蘭大學應用數學碩士(巴爾地摩分校)。曾服務於美國Barton-Aschman顧問公司(Washington D. C.),及Deleuw Cather顧問公司(New York City)。國內的工作足跡,歷經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交通工程科、台北市政府研考會、邱穀科技顧問公司、康地工程顧問公司及鼎漢國際工程顧問公司,現為鼎漢公司副總經理。

譯者於1974年開始摸索「有趣生動的」的交通,選擇交通為業,係於1979年。
回頁首


譯序

近年來,城市的永續經營與綠色運輸,蔚為政府及民間主要論壇之一,翻譯本書的過程,心中有著極多感慨,也充滿無窮的希望。

近三十年來,政府大力推動公共交通建設,帶動經濟發展,也帶來生活環境的負面影響。追逐西方這股汽車工業及道路建設的激流,扭轉了以往以鐵路為主的客貨運輸,轉而以公路為主要運具;以民國61年至民國81年為例,城際貨運量中,民國61年各運具以鐵路的2,666百萬延噸公里,所佔比例最高為60.3%,其次為公路的1,585百萬延噸公里,佔38.1%,餘為海空運輸;民國81年鐵路貨運降為2,063百萬延噸公里(佔13.7%),公路貨運則增加至12,720百萬延噸公里(佔84.6%);同時期大眾運輸城際客運,民國61年的鐵路運量為7,230百萬延人公里,公路為14,067百萬延人公里,而民國81年的鐵路運量為9,349百萬延人公里,公路則增加至26,441百萬延人公里;若再考慮私人機動車輛之行駛里程,則公路運輸的延人公里數,其增加幅度當更為驚人。以公路為主的運輸環境,帶來交通擁擠、停車困難、空氣污染、噪音、能源耗費、交通肇事等不利因素,讓我們重新思考鐵路運輸的各項優點。

最近,世界各國已發展或正開始,進行以軌道運輸為主的運輸系統,重新整修傳統鐵路或電車,興建大眾捷運,規劃興建高速鐵路,引進安靜、舒適、低造價的輕軌系統(Light Rail System),開啟鐵路復甦的新紀元,藉由各式軌道運輸及公車的整合,讓舊商業中心再度活絡,古老城市的生命活力也重新燃起希望。這股世界潮流,我們可也要跟上,也應儘速跟上。政府最近推動高速鐵路及大眾運輸(包括都會捷運及城際
運輸)的政策及措施,似也"回到正軌",然而本書原作者對於「高鐵及傳統鐵路投資比例」、「引進新的軌道運輸系統」、「籌措鐵路建設基金」等等,所揭示的警示語及建議,著實值得我們深思細嚼!

鐵路運輸的持續復甦,作為都市及國家永續發展的基石,創造優質的生活環境,有賴政府較大膽的政策及公平的措施,扭轉以往對公路運輸的過當投資(相對於鐵路運輸)及不公平的"補貼"。若此,則未來鐵路運輸的好處,將是全民共享。

感謝劉志堅先生提供翻譯本書的機會,本公司黃淑美小姐及蕭雅伶小姐的繕打,特此致謝,謝謝小犬沈康橋幫忙翻查英文單字的中文解釋。最後,對於翻譯期間所請益的專業同仁,一併致謝。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