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全球化

V3N1
NT$120.00
看守台灣季刊 第三卷 第一期
2001春季號 Vol.3 No.1
新聞局登記
局版台省誌字第1170號
售價150元




【目錄】

  • 社論/李永展
  • 編者的話/李永展
專題企劃
  • 好萊塢電影與社區總體營造/劉為公
  • 論台灣國土環境開發之四生環境共生觀/陳錦賜
  • 二十一世紀亞太城市全球化競爭策略之比較/施鴻志、陳冠位
  • 全球化與環境變遷/劉志堅
  • 社區產業經營與民眾參與-水里上安社區為例/李永展
  • 全球化之下,農民,何去何從?/鄭益明
  • 新世代改造基因還是基因改造新世代/郭金泉
綠色思潮
  • 美國環保署新版戴奧辛報告重點節錄/鄭益明
  • 河流復興運動/周翔翎
國土巡禮
  • 挑米坑地震後的思考與行動-從家園的山與水重新出發/王元山
  • 台灣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現況/陳錦芳
環境觀察
  • 2000年台灣環境回顧/劉志堅
  • 肥胖流行病在缺乏運動的社會已威脅到健康/鄭益明
  • 全球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條約簡介/洪伯邑
  • 核四風暴(漫畫環保)/釣客
書評
  • 地球真的已經像脫韁之馬了嗎?/李永展

回頁首


【編者的話】

新世紀伊始,第一本《看守台灣》季刊也搶鮮問世了!

延續前二年的作法,《看守台灣》對不同的議題都會從關懷、看守的態度出發,儘管議題有新有舊、隨時在變,不變的是我們對台灣及全球「環境與發展」的持續關懷。

新世紀當然會有不同的議題,不過相信大家都會同意,在資訊及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世界愈來愈小;但是在高科技高風險的衝擊下,世界則變得愈來愈不確定,由此引發的「全球化」及「地方化」議題正是新世紀第一本《看守台灣》的主題。

「全球化」的意涵及影響其實是多面向的,我們分別選擇了社會、空間、城市、產業、及基因等向度來闡釋全球化對台灣社會的衝擊,也分別提出了「地方化」的回應,希望在全球化的大洪流之下,《看守台灣》能夠提供讀者更寬廣的視野來回應這個重要的議題。

延續前二年的作法,我們持續彙編了「綠色思潮」、「國土巡禮」、「環境觀察」、及「書評」等專欄。在綠色思潮中我們引介了美國環保署有關戴奧辛的報告以及河流復興運動的始末;國土巡禮分別從挑米坑的災後重建經驗及土壤污染及地下水污染等二個方面闡述國土空間營造及土壤防污的現況;至於環境觀察則回顧了台灣2000年的環境現況,也談到全球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條約的簡介。

有別於前二年的是,這一期我們特別推出了「環保漫畫」,以生動的筆觸點出相關環保議題,這一期的主題漫畫是「核四風暴」,希望這個新的嘗試能讓《看守台灣》多一點科普的味道。在書評的部份我們也引介了最近在學術界及政經界很受重視的紀登斯新著《脫序的地球》,希望讓讀者在政權交替的時候能夠對台灣的政治經濟社會有另類的思考空間。

讀者或許也注意到了,除了「看守」的態度及內容不變,我們的版面變了,內文編排也有所調整,這是新的嘗試,也希望未來能有較定型的編輯方式,不過,這也需要各位讀者的意見,才能使我們的刊物更能貼近你們的心聲,所以,請把缺點告訴我們,而把優點讓多一點人知道。

新世紀伊始,各行各業都有新希望、新願景,《看守台灣》也不能免俗。希望藉由這本刊物讓更多人從關懷、看守台灣開始,慢慢凝聚成實踐行動的力量;也希望美麗的寶島能在你我的共同關懷及實際行動下,面對全球化的大挑戰,發揮在地化的精神,重新塑造綠色新家園。

──李永展

回頁首


【社論】

─揮別全球暖化夢魘─

邁向非化石燃料時代

當接二連三的森林大火可能造成的環境傷害令人憂慮之際,聯合國公佈的一份關於全球暖化將導致大規模天災爆發的研究報告:諸如海平面上昇及海岸氾濫、更頻繁及密集的極端氣候、對水及農業系統的壓力、生物多樣性的損失、以及更多傳染病的流行等威脅,促使全球暖化的問題再度受到重視。

更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研究,人類影響力在20世紀溫度增加的趨勢中扮演了主導的角色,從1990年開始,由人類所製造排放的溫室氣體佔了總增加量的四分之三,可見要解決全球暖化問題勢必從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著手。

二氧化碳雖是溫室氣體之一,但自從1850年以來,將近一半的人為暖化便是由二氧化碳所造成。根據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小組的建議,要穩定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以避免「危險的人類發展對氣候系統的干預」,必須在2100年以前削減大約60%到70%的碳排放量(大約每年25億噸),而最後要減到每年少於20億噸的排放量。

身為全球社會的一份子,台灣也必須配合進行CO2減量,方能因應全球暖化的危機。因此要達成有效的減量至少需要有以下三個策略:減少高碳化石燃料的使用、改善能源利用強度、及增加對可再生能源的依賴。

首先,取消補貼及開徵碳稅應是最有效率達到降低高碳化石燃料使用的方法,目前全球對於化石燃料補貼每年超過1200億美元,但含碳最少的燃料(天然氣)則享有最少的支持。因此若能改變補貼與賦稅結構,使這些補貼重新使用到社會計畫,使受影響衝擊的產業工人得以再訓練以便重新就業,同樣地,碳稅的收入也可用來減低薪資及就業的稅額以減少負面的經濟衝擊。

其次是改善能源強度,在營建、運輸、及產業方面改善能源效率的機會是相當明顯的,在營建部門,政府可以加速推動的是克服建築及設備效率投資障礙的政策包括法規及標準、財務誘因、及設計競爭等;在運輸政策方面,改善內燃機的燃料效能及引介更有效率的電動汽車值得推動;至於產業比建築及運輸消費更多的能源,但若透過更有效率的過程,例如電子控制、熱回收的鍋爐及汽機車等科技,產業的能源使用可以減半或甚至減少更多。

此外,結構性的經濟改變同樣也提供了潛在的機會:逐漸朝向低能源密集、服務為主的經濟可以大大減低能源使用,而「網路經濟」的提倡將可透過減低對能源密集的製造、零售空間、及運輸等而直接調節能源使用。

綜言之,提倡去碳化過程的一個主要阻礙在於政府及企業界之間揮之不去的錯誤認知,他們認為限制碳排放必然會減少能源使用並削弱經濟成長,但是國內外皆有相當強有力的證據說明碳減量並不必然造成經濟產出衰退。

其積極的作法即是促使全面達到轉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條件得以實現:包括利用環境稅來改正市場扭曲的自由市場競爭及法規之混合、支持可再生能源進入市場之短暫補貼、以及取消傳統能源隱藏的補貼等,如此,減少能源經濟體的碳強度而同時達到經濟成長並非不可能。

在環境無國界的大前提下,台灣對於全球暖化絕對不能等閒視之,而要避免國際制裁同時邁向非化石燃料時代的永續未來,具體的對策及實際的行動勢已迫不及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