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一條路的省思

日前注意到一則小小的報導,指出住在山上的部落,常因風災造成對外道路交通中斷,使得「部落所種植的蔬果沒有辦法銷出去,眼睜睜看著辛苦種植的蔬果爛掉,血本無歸,孩子的生活費、學費沒有著落,束手無策心急的模樣」,令人無法釋懷。該文作者因而呼應最近梨山居民的訴求,希望政府在顧及環保之餘,也要基於人權,想辦法給這些居民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正如蘇花高,中橫公路上谷關至德基路段是否應編列預算予以復建的爭議,常被視為環保與經濟的對立。然而撇開傳統的論戰思維,先不論這些居民是否住在不該住的地方,讓我們來檢視一下這些山中居民的需求,也就是他們進行經濟活動的主要目的。理論上他們所種植的蔬果已可自給自足,可如先人般享受著山中無歲月的生活,但如今卻為了孩子的學費而必須付出額外的勞力,與外界交易以滿足這方面的需求;就在他們與許多老百姓們為教育費用而傷神之際,最近又傳出教育部為延攬國外優秀學者,提出薪資無上限計畫,進一步推升了國人的教育成本。

當然生活中不只教育費用,尚有食衣住行等多種需求,讓許多人陷入忙碌之中,卻未曾有閒好好思考忙得是否合理。若這個社會是立基於互助、尊重、共享的社會,要滿足人們生活上的基本需求,以目前的知識技術水準,原也不是難事,理論上現代人們會比先人們生活得更為悠閒,更有能力建構自給自足的小型社會,而減少對外貿易交流所需的舟車與勞頓。

但是環顧四周,不僅原民社會喪失了與自然共存共榮、樂天喜地的悠閒生活,嫻熟於貨幣經濟的一般大眾們更是加班得一塌糊塗:因為養一個小孩要數百萬、買一棟房子要數百萬;如果為了貪圖便利、或為了炫燿、或為了工作需求,而買車養車,那生活負擔就更是沉重。因此投資、賺錢,成為這個社會最為關心的一件大事;忙碌不僅是大部分人的家常便飯,更成了建構民主社會的一大障礙。

問題出在這個社會文化與經濟制度講求競爭,鼓勵自私自利的行為,而讓大家沒辦法以更「經濟」的方式來滿足需求。譬如金錢原是用以交換產品與服務的媒介,卻被用來衡量人的價值,致使從事農業活動或基層勞力的人們,其報酬常常遠不及提供專業服務的人士,而必須更辛苦地工作,以換取這方面的服務。是社會文化與經濟制度的偏頗,讓金錢成為分化階級、剝削他人的工具,並造成經濟與環保的對立。

因此,我們應當思考的是,這個社會文化與經濟制度到底出了什麼差錯,讓這些讀過聖賢書的「優秀」學者們,在許多平民百姓為混一口飯吃而傷透心神之時,仍可心安理得的索求不合理的高薪?

  •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 秘書長)。
  • 發表日期:2010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