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震」視我們的土地資源

yangmimgearthquake.jpg

臺北發生規模4.0且震央在士林的淺層地震,這起事件引起大屯火山群活動的恐慌,也掀起臺北要是地震會很慘的大量討論。

根據市府91年委託中華地理資訊學會進行的「北市地質鑽孔資訊化計畫第四期研究報告」指出,若臺北發生震度5以上的地震,包括社子島、行天宮,大安森林公園北半側等10處,都可能面臨土壤液化的「紅色警戒」,另有6處則被列中度液化潛能區。也就是說臺北如果真的發生地震,四處林立的高樓,肯定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但國防部統計表顯示,軍方在雙北地區雙北市逾660萬的人口遭遇災難時,能收容災民的地方只有10處,可收容人數僅4029人,平均設籍臺北的人每1650人只有一人能得到收容,更別說沒有設籍的外地人了。

而內政部長李鴻源也曾在去年五月受訪時坦白說明,火山爆發的週期遠超過人類壽命許多,故沒有將這樣的災害列入防災計畫中。此次地震後,氣象局人員表示火山有建立預警措施,可以預測出來,也說明此次地震與新竹橫山群震並無關係等,要民眾安心。種種可以確定的只有,大屯火山群仍在活動。

但火山在許多地方可謂觀光資源,疏散得宜,可以和平共處,如前幾天位於中南美洲的厄瓜多因為火山爆發,僅將旅遊燈號調整為灰色(輕微提醒的程度)。雖然台灣面積狹小,無法與厄瓜多相比,但面積如此狹小的台灣竟然北東西部,都擁有火山帶,從陽明山上的大小油坑,北投溫泉、基隆嶼、龜山島到蘭嶼、綠島、澎湖等特殊景觀,未嘗不是重要且獨特的觀光資源。

火山是死是活,到底會不會爆發,這種全有全無的機率我們無法控制,但我們能夠選擇如何和這些自然地形資源和平共處,細數台灣擁有的資源,不管從地形、氣候、人文、語言,都以多元、精緻、脆弱和小巧為特色。但缺乏礦產的我們積極輔助的卻是科技研發、工廠製造等需要進口原料才能發展的產業,在天缺上努力自然事倍功半,內耗資源。

當我們追著捷運沿線或機場周邊投資購買,讓房價一坪高達百萬,預支未來又把希望放在未來時,應該正視我們的土地資源是什麼樣貌,才可能做出真正的投資。

最應該發展的,或許不是科技和製造,而是觀光、農漁林業和人情。最應該投資的,可能不是房地產,而是能一瞬間反噬所有的自然資源。


  • 作者:蔡宛儒/看守台灣協會 助理研究員。
  • 發表日期:2014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