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不起的核能巨獸

R101號飛船和慧星噴射客機的悲劇,可以說是意識型態惡果的鮮活範例,在這幾個案例中,主人翁所抱持的意識型態即為過時的大英帝國主義。如今,大英帝國已成為歷史名詞,它的意識型態也早已死滅。但是,由意識型態推動的科技依然很可能碰上麻煩,即使該意識型態不算太過時。另外一椿遇到麻煩的強大意識型態為核能。二次世界大戰後,核能意識型態泛濫全球,出發點是由於極度渴望從廣島和長崎的廢墟中,創造出一些和平、有用的東西。科學家、政客以及工業領袖全都被這個想法迷住了,這股在戰火中造成無數死傷的偉大、新興自然力,如今也能使沙漠在和平中興起。核能是如此陌生、如此有力,簡直就像是變魔術。人們很容易便相信,這種魔術能替全球的窮人帶來財富與繁榮。也因此,所有大國和許多小國,不分民主或獨裁,不論共產主義社會或資本主義社會,都紛紛成立原子能委員會,以便督導核能達成大夥企盼的奇蹟。大把的資金被投入核能實驗室,因為主事者深信,這些都是理想的未來投資。

在核能熱的初期,我曾參觀過英國最主要的核子研究機構哈威爾HarWell)。啥威爾的首任負責人為柯克夸夫特爵士(Sir John Cockcroft),他既是頂尖的科學家,也是正直的公僕。柯克夸夫特陪同我到處參觀,我們抬頭看到許多電力管線由工廠延伸出去,越過我們的頭頂,消失在遠方。柯克奈夫特開口了:「一般人總以為電流是從這兒流向全國各地。一聽到我說其實是反方向的輸電,他們硬是不相信。」

利用核能發電並沒有什麼不對,即使現在這麼做,也沒有什麼不對。但是,遊戲規則一定得公平,這樣做才可以讓核能與其他能源競爭,而且如果核能表現不佳,也應該輸得起。一旦輸得起,核能就不會造成重大傷害。然而,由意識型態推動的科技,典型特徵就在於「輸不起」,這也正是核能多災多難的原因。

意識型態認為,核能一定得贏。核能推動者幾乎像信仰上帝般堅信,核能一定很安全、清潔而且便宜,是人類的福音。當相反證據浮現時,這群推動者自有法寶忽略。因為他們可以撰寫「令核能立於不敗之地」的規則。他們撰寫成本會計規則,使核電成本可以把研發技術以及製造核燃料的龐大公共投資剔除掉。他們撰寫反應爐安全規則,於是,美國海軍原本發展來推進潛水艇的輕水式反應爐,變成百分之百安全。他們也撰寫環境清潔規則,好讓廢燃料和報廢機的最終棄置問題,不用列入考量。把眾多規則寫成這樣後,核能終於符合核能推動者的信念了。根據這些規則,核能的確是又便宜、又乾淨,而且很安全。

撰寫這些規則的人,並不是有意欺騙社會大眾。他們是在欺騙自己,因而染上了一個習慣,壓抑與他們信念不符合的證據。核能意識最後之所以崩解,正是因為這項輸不起的科技很明顯地輸掉了。雖然有政府補助,核電還是沒辦法比燃燒煤或天然氣的火力發電便宜多少。雖然當局一再宣揚輕水式反應爐的安全性,意外卻不時發生。雖然核電廠在環保上有它的優點,但是廢燃料的棄置到現在依然是無法解決的難題。末了,社會大眾開始厲聲討伐核電廠,因為眾多明白的事實都和推動者的說辭相牴觸。

如果某項科技和其他科技競爭時輸得起,它的失敗就是一般達爾文演化過程中的一部分,而且能夠導向改進,甚至導向日後的成功。然而,某項科技如果輸不起,而實際上卻又一敗塗地,它的失敗可就慘重多了。假使核能剛開始就輸得起,現在可能已經展成較高明的科技,備受大眾信賴與支持。在大自然法則中,並沒有任何規條阻止我們建造出更理想的核電廠。真正阻止我們的,其實是來自社會大眾深切、合理的不信任。社會大眾不信任專家,因為專家聲稱核能不會出錯。但是社會大眾知道,人類就是會犯錯。只有被意識型態蒙蔽的人,才會落人「相信自己不會犯錯」的陷阱。

如今,核分裂能源悲劇差不多已接近尾聲,至少在美國是如此。再也沒有人想要興建新的核分裂電廠。但是,另一個悲劇卻依然在上演,那就是核融合悲劇。提倡核融合的人,又在重複三十年前核分裂提倡者的錯誤。提倡者不再遍試各種核融合計晝,以便從中演化出可能橫掃市場的產品。他們早早就商量好,要把大家的主力擺在一種名叫「托卡馬克」(Tokamak)的裝置上。根據意識型態式命令,托卡馬克必須是二十一世紀的能源裝置。

托卡馬克的發源地為俄國,發明者之所以為它取名托卡馬克,是因為這個唸音在翻譯成其他語言時,聽起來很悅耳。所有認真研究核融合計晝的國家,都建造了托卡馬克。其中最大、最貴的一座,位於普林斯頓大學。在我看來,它簡直就是水管工人的大噩夢,只見密密麻麻的管道、線圈,沒有任何空間能容得工人鑽進去修理。但是建造它的人,卻真心相信它能解決人類的需求問題。各國國家級核融合計畫預備聚集成一個巨無霸型的跨國托卡馬克,斥資數十憶美元,預計會成為未來核融合發電裝置的原型。同樣的聲明又出現了,所謂核融合電力將會又安全、又清潔,雖然這回提倡者不再說什麼價格低廉的話。然而,現行的核融合計畫其實已經阻斷這項新科技的演化之路,而這項演化的產物原本有可能真正符合提倡者的期待。世人所需要的,其實是小巧、扎實又具有彈性的核融合技術,一種依需求隨時、隨地待命發電的裝置。反觀現行核融合計晝的導向,卻是製造一個龐大的中央電力來源,而且價格貴得只有政府負擔得起。看來,現行的核融合計畫遲早會像核分裂計畫一樣垮台,而我們只有期待,這回在餘燼中能重生出較為有用的核融合技術。

回民間反核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