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郵報


核四發照後,爭議才剛開始

【特派記者/莊衍松】核四問題在沈寂多年之後,終於又被原能會核發「核四廠建廠執照」一事所引爆。不同於當年的是,今年核四所引發的問題恐將更為複雜難解!

《中國時報》十八日社論所提出的質疑是:正當民營電廠已逐漸興建而接近完工之際,政府是否還有必要花費鉅大的社會衝突成本、敦親睦鄰之公關費用、鉅額之補償金及立法院內不和諧的抗爭,來支持台電興建核四?而核四所可能造成的財政「無底洞」,其政治代價實值執政者深思!

淡江大學經濟系副教授林金源在《聯合報》「民意論壇」指出,官員說不擴充核電,經濟成長率就會因而下降?!作者提出兩點質疑:其一、經濟成長是否為台灣社會追求的唯一目標?其二、有沒有比核電更安全且不具爭議的方法可以促進經濟成長?如果台灣的國民素質沒有和經濟同步成長,結果會是:「核電在別國很安全,但在台灣卻很危險。」

民進黨立委王拓在《中時晚報》的「議壇」撰文表示,台電執意蓋電廠,而原能會又棄民意於不顧一味護航,這正好說明了政府的「親美」傾向。因為電廠的興建所需的金額何以千億計?當台灣需要美國的政治關係,而美國核能工業也垂涎此一建廠大餅時,此刻核四即成了最佳的「媒人」!

《中央日報》記者胡薏文的特稿說:「在國內的政治環境下,專業技術的意見比不上政治人物的口水。」文章說,原能會對核四初期的安全分析報告審查,應純屬技術層面,但在反核民間團體的質疑下,卻使原能會不得不將政治問題列入考量。

由此看來,核四興建的問題將不會是拿到「執照」就可以簡單解決的事!

回新世代反核